/>
对此,朱由检道:
“朕之所以把继承和分封的制度定为礼法,是因为两者太重要。”
“继承礼法就不用多说了,靖难之役、大礼议、国本之争,给大明带来的创伤至今仍未平息。”
“朕不欲后世再因此起纷争,所以制定《大明继承礼法》,让后世的皇帝一起遵循。”
“分封礼法则是表明朕的诚意,朕欲效仿宗周开八百年天下,让大明长久维持。就不得不制定分封礼法,保证各位诸侯的权益。”
“诸卿应该知道,当今天下是一个大世。邹衍所提的大九州,已经有七大洲展现在诸位面前。”
“这么大的天下,全部由大明朝廷直接治理是不现实的。必须分封藩屏,以宗室、贵族治理。”
“是以朕将分封制度定为礼法,作为大明长久的国策。”
说着自己的想法,朱由检指了指脚下的土地,说道:
“诸位当知,我等脚下的土地在周朝属于燕国。”
“它在周朝初建时,是不是蛮荒之地?”
别说是蛮荒之地了,连音讯都不通。
按照《史记》所说,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,中间的燕国君主连名讳都没留下。
群臣想到先民的荜路蓝缕,纷纷感怀不已。
然后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,是在说现在看着是蛮荒之地的海外塞外土地,未来有可能像脚下的燕地,开垦成为沃土。
支持效仿周朝的刘宗周道:
“陛下所言,发人深省。”
“臣愿让自家子孙,去海外开垦土地。”
韩爌、袁可立等人,同样也纷纷表态支持。
就算是有人舍不得子孙受苦,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扫皇帝的兴致。
朱由检对此十分欣慰,向群臣道:
“诸位卿家的忠心,朕是知道的。”
“海外开垦土地的困难,朕同样也很清楚。”
“正是因为如此,朕把分封制度定为礼法,让后代的皇帝和大臣,都要一体遵循。”
“无论是谁,将来都不能随意废除或削减封地,众卿辛辛苦苦开辟的领地,要能世代传承下去。”
“说不定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