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会让民兵丧失训练动力,都不愿取得合格证。”
“不如在一级动员时同时动员未取得合格证的民兵,征召他们做民夫,帮忙运送物资。”
“这样民兵为了不被第一时间动员,自然会积极训练,取得训练合格证。”
朱由检点头颔许,说道:
“确实可以让民兵做民夫,在守城时辅助。”
“一级、二级动员只动员民兵预备役,三级动员则动员所有丁壮,甚至把壮妇编为民夫、老弱生产物资。”
“三级动员将是全民动员,动用所有的人力和资源投入战争。”
“朕不希望发生战争扰乱民众生活,但是更不想发生贵阳那样的惨剧。”
“今后所有的城池,都要由守备区制定三级动员体系。确保在遇到战争时,能够人尽其能、物尽其用,尽一切努力争取战争胜利。”
群臣闻听此言,才明白皇帝为何要制定三级动员体制。
实在是贵阳保卫战太惨了,城中十万军民,被围十月之后,最后仅存千余人。
从西南升到朝廷、曾任贵州巡抚的朱燮元,更是出言说道:
“奢安寇乱之后,贵阳里井萧条。臣在崇祯元年察之,贵阳民不及五百家,山谷悉苗仲。”
“若是遇到战事,确需全民动员。”
“臣以为三级动员体系,当在全国推行。”
群臣纷纷附议,认为应该在京城建立三级动员体系,再在全国、尤其是边疆地区推行。
朱由检更是让朱燮元写一篇贵阳保卫战的文章,告诉所有人战争的残酷。只有积极支持动员,才能更好地活下去。
朱燮元接下这个任务后,又提到了一件事,那就是李橒的金盆案,他说道:
“李橒金盆一事,刑部、都察院已派人勘明,又经臣再勘,纯属子虚乌有。”
“臣请以贵阳之功封赏李橒,如此干才应当起复。”
朱由检对金盆案是很重视的,没有听朱燮元的一面之词。说道:
“金盆一事是否存在,应当由三法司查明。”
“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是让贵阳军民满意。”
朱燮元闻言说道:
“臣去贵阳赴任时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