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 />
刘理顺更是他派出的重将,用这个自己登极后亲自捡拔出的状元,帮自己建设、掌控好新区。
为此,刘理顺可谓殚精竭虑,甚至破了不在考试前见考生的规矩,调解张溥的雇工协会和苏州士绅的争端。
这些苏州士绅在看到郑家规模庞大的船队、以及郑氏族人的豪富后,很多家族已动了心思,打算派族人去海上经营商业。
那些原本就做海贸的家族就更不用说了,他们在看到航海图后如获至宝,打算去更远的南洋,扩大自家产业。
原本虚幻的南洋,随着郑家船队的到来变得清晰起来。
很多江南士绅都认识到:海外天地广阔,一切大有可为!
这让他们的态度更加软化,在刘理顺这位状元主考官的劝说下,很多人配合上交了官田、捐纳爵士爵位。
释放奴婢的事情也有了转机,很多家族为了开发海外领地,直接向家中奴婢许诺,只要随着他们去海外开藩,在海外当他们的军民户,就可以直接成为公民。
而且公民身份还不止有一种,他们在成为大明公民的同时,还能成为藩属国公民。
如果在开藩时立下功,甚至能成为世袭军士,作为他们的世官——
在海外,世袭军士的地位相比中原要高一些。
因为世袭百户等世官,能转为世袭爵士。
所以世袭军士在这些封地贵族麾下,地位就相当于以前的世官。
这些在海外能建立一到数个百户所的世袭爵士,打算将家中有能力又忠心的世仆,转变为自己的世官。
雇工协会的吸引力,也因此变得大减。新投奔的奴婢越来越少,甚至有一些奴仆回去。
张溥对此也没有阻拦,因为他也没打算一直在雇工协会干下去。
在经过初期的激情后,变得越来越庞大的雇工协会涌现出了不少能人。其中就有一些对张溥领导雇工协会有非议,认为他不是雇工或奴婢,最多是母亲曾做奴婢而已。
张溥懒得和这些人计较,在刘理顺劝说下把心思转到科举上。很快就按雇工协会的集议决定,和苏州士绅达成协议复工。
持续多日的罢工,终于宣告终结。
——
“未竟全功,略有遗憾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