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 />“老丈,这些要多少钱?”
“价钱合适的话,我们就都买了。”
“您也不用在这风吹日晒,辛辛苦苦摆摊。”
卖菜的老丈闻言面露喜色,知道遇到了大主顾,说道:
“二钱银子就行,你们可以把这些都拉出去。”
张永安掏出两张一角的辅币券,说道:
“这个收吗?”
“成的话您就拿着。”
那老丈看了一下,说道:
“这是京城的钞票吧?”
“收倒是能收,只是去换成银币还要麻烦。”
“你们要是拿出银币,我就给你们再搭上几斤菜。”
“这些你们也都拿着,只是要拿出银币来。”
辅币券主要是在顺天府流通,但是在永平府被划入顺天府后,临近的辽东也开始流传开来。
再加上顺天银行、四海银行都早已在辽东设立了营业点,拿到辅币券的可以直接换成银币。
所以辽东这边是收辅币券的,尤其是那些带钱多的,甚至整沓使用五角辅币券——
相比码成一摞的银元来说,辅币券的重量要更轻,一沓一百张厚度也不大。可以很方便地贴身存放,减少被盗和被抢的几率。
所以大明的商家,是很欢迎辅币券的,甚至有人呼吁发行银圆券,更方便银钱往来。
不过目前来说,这种呼声并不大。因为大明的银行被允许发行银票,最低面额是一百元。
虽然这种银票通常是某个银行或钱庄自己发行,和其他银行钱庄不通用。但是对大额资金往来,已经足够方便。
更多的商人对辅币券还不是那么信任,有些人甚至收到就换成银币。
眼前这位老丈就是如此,他根本不相信这种看着像宝钞的东西能保值。
张永安和他闲谈一番,知道他的想法后,换成两枚一角的银币,买下了眼前这堆菜。
估摸着它们的重量,张永安道:
“辽东这边的菜可真贵啊,比京城都要更贵些。”
“幸好我们的盐菜银涨了,要不然还真的吃不起。”
老丈闻言看了他一眼,有些猜到了他们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