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历,说道:
“辽东什么东西不贵?”
“这地方银子多东西少,价钱自然就上去了。”
“你们一月是多少盐菜银,直接发到手里吗?”
张永安不知道通货膨胀这个概念,要不然他很快就会明白为何辽东的物价这么高。
辽东这边就是通过军队发放的饷银多了,物资却没有相应增长,所以各种货物的价格自然被拉上去。
连带着辽东的饷银也降不下来,因为降低了士兵就难以维持生存。
这同样是朱由检致力解决的问题,他这两年一直要求皇家商行、四海粮行往辽东运物资,降低这种通胀。
不过目前来看成效并不大,因为数十万人的生活物资,不可能完全靠外地。尤其是蔬菜这种生鲜类商品,不可能千里迢迢运过来。
只有收复辽东扩大地盘,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。
张永安目前还想不到这一点,他只是和这个老丈闲谈,想要多了解些辽东军队的情况。
他向老丈说道:
“我们平时的盐菜银是每月二角,现在出征翻一倍,就变成了四角。”
“这个银子不像军饷打到账户里,而是发给小队的司务长,在士兵委员会监督下采买,结余的伙食尾子平均分配做零花钱。”
“我就是小队的士兵委员,监督炊事员采买的。”
这一连串的新名词,让老丈根本听不明白。
仔细问了之后,才知道士兵委员就是士兵选出的代表,新兵老兵军士都有一定比例。他们负责维护士兵的利益,甚至要从他们中选出士官长,参与小队集议。
这让老丈羡慕地道:
“你们这些御林军,才算是有个兵样子。”
“哪像我们这些兵,平时要给军官做这做那。稍有不服就被惩治,甚至连打死的都有。”
“都说‘好铁不打钉,好男不当兵’,不是没有活路,谁愿意去当军汉。”
说到这个老丈就一肚子苦水,因为他的一个儿子就是因为恶了军官,一直在军中受欺负。
这次朝廷允许辽东军人退役,并且给退役的人分田。老丈自忖着有种菜的手艺,分了田正好种地,就想让儿子退役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