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朝堂,进行了利益交换。
不过,他们面对掌控兵马的董卓,掌控皇权的董氏以及在世家中颇有影响力的袁氏,根本没有任何话语权。
董太后因董重等董氏子弟掌权而安心,袁氏因家族子弟两个州牧,门生就任中原各地郡守而满意,董卓则借着“总领军务”的名头,开始名正言顺地插手各地军事。
然而,这平静之下,暗流早已汹涌。
不久之后。
西凉边境传来八百里加急急报,羌人部落突然叛乱,劫掠了张掖、酒泉等地,杀了当地几名官员,声言要“夺回河西故地”。
这消息传到洛阳,朝堂顿时一片哗然,文武百官皆震动。
这刚刚稳定不过半年的天下又动乱了。
不过,李氏镇守并州、幽州,救活军、乌桓以及草原外族也有异动传来,显然李氏将领帮不上什么忙。
天子年幼,董卓以当朝太尉全权负责这一次平定西凉羌族叛乱之事,袁氏、董太后皆没有什么意见。
大汉与羌族之前便打了百年时间,羌族也并不是那么好打的。因此,董卓欲平叛,袁氏、董太后倒是乐见其成。
于是,董卓借着“平叛”的名义,在关中、荆州、豫州、西凉各地大肆招兵买马,并且向除了幽州、并州二州的其余大汉十余州索要巨量钱粮物资,于短短数月便表面上扩充数万兵马,实际上达近十万兵马,尽数编入自己麾下。
李傕、郭汜等人率领兵马在西凉边境“苦战”,今日“收复”一城,明日“斩杀”数千羌人,以多胜少输的捷报一封接一封传回洛阳。
与此同时,董卓开始借着“整顿吏治”与“催缴军赋”的名义,暗中针对各州的州牧。
青州牧孔融因多次上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