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昭,明显感觉到了李昭更加的成熟、稳重了,也是如今大汉的柱石。
是如今大汉朝廷不可避免的人物!
殿内寂静无声,只有香炉里的檀香袅袅升腾,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凝重。
董太皇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,打破了沉默,叹息说道:
“武睿侯不必多礼,如今长安新定,董卓虽诛,可西凉余孽未清,关东诸侯各怀心思,哀家与陛下,如履薄冰啊。”
李昭闻言,拱手道:“太皇太后放心,联军已控制长安局势,我等臣子定会安定关中。”
“安定关中易,只是………安定朝局难啊。”
董太皇太后轻轻摇头,目光落在李昭身上,带着几分期盼与恳求,说道:“陛下年幼,尚不能亲政。武睿侯文武双全,平定北疆,诛杀国贼,功盖天下,实乃我大汉柱石。哀家斗胆一问,你可愿留在长安,辅佐陛下,稳定这风雨飘摇的朝堂?”
李昭闻言,身躯一震,似乎有些意外,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,随即又躬身道:
“太皇太后谬赞,末将惶恐。能为陛下与太皇太后分忧,乃末将之幸。只是……”
李昭顿了顿,语气沉重起来,说道:“并州初定,境内尚有周开的求活军余孽未能安稳,草原上鲜卑、乌桓虽遭重创,夏胡族又崛起了,虎视眈眈,时刻觊觎我大汉北疆。末将若离并州,北疆防线必生动荡。一旦胡虏南下,关中刚定的局面恐将再次动摇,届时大汉将腹背受敌,后果不堪设想啊。”
董太皇太后闻言,脸上的期盼渐渐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落与无助。
她叹了口气,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道:“可这朝堂……哀家实在是怕了。董卓之乱,历历在目,若再出一个权臣,我母孙二人,该如何自处?”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