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
“像,太像了!”
“若是平等道和儒道成长到同一层次,谁还分得清这两条大道?”
“有教无类”第一层解释,讲的是“众生平等”。
第二层解释,则是“化所有不平等为平等”。
这不就是平等道的两大核心!
李修常对于融合儒道更有信心了。
接下来,两人以“有教无类”为起点,畅谈儒道,主要是苏庆春在说,李修常在听。
李修常偶尔发言,基本是在“抬杠”。
不过他并非故意找茬,这便是论道,完善的大道不惧抬杠,不怕被找出漏洞。
李修常就像一块海绵,吸收知识的速度惊人,很快便汲取了大量儒道感悟。
之后他让苏庆春自行修炼,自己则站在一面无字碑前,神识进入其中,观摩儒道本源。
如果说李修常的平等道是一团萤火,那么巅峰时的儒道不说是天上的骄阳,起码也是一轮皓月。
米粒之光,不敢与皓月争辉,更别说想吞月,但现在的儒道,已经不复之前的辉煌。
当年封入无字碑中的,本就是破碎的儒道本源,残缺不全。
而且这破碎的本源,还被分成了十二份,分别封印在十二块石碑内。
这让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