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,然后把分解后的工作当做“任务”发布出去。
符合任务要求的柚子系的员工可以接单,接单的,能够获得这个项目的收益分成。
如果一个工作同时接单的人太多,项目发布人可以自行面试或让ai辅助指定接单人。
当然,如果项目没成功,那也就没有收益。
这也就反过来倒逼发起人尽可能的完善方案来吸引接单者。
其实这也不算是方豫的独创,几年前海而就在内部实行过这种模式。
只不过一来海而内部的管理惯性和阻力太大,二来行业也不适合,创新无法转化为收益,最终管理创新变成一地鸡毛。
最主要的是,海而的推进方式有问题。
类似海而这种老牌企业,想要管理创新,最好是搞出一个在管辖权上与既有管理层完全隔离的副厂,新建一套“小班子”,副厂搞起来后,再动主干。
柚子科技显然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,说什么“创新驱动”这种大词都是故作高深的胡扯,最主要原因就是公司新、人少、方豫的管理措施能一杆子捅到底,从一开始就搭建起这个管理模式。
任何一个组织的制度,哪怕一开始很粗糙,但只要建立在一致信任与执行力基础上,就会在实践中逐步“自我强化、自我修补”。
方豫从0到1设定的制度,天然不会有内部阻力,这是创业公司的最大红利。
咦?怎么又扯跑题了?
“你自己的事情,少往我身上推。”
听到沈舒窈的话,翘着腿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的陆嘉言不满的噘噘嘴。
沈舒窈抿嘴一笑,眼睛弯成了两个月牙。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