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所有来滨城港口的外籍海员都要接待科的导引才能进城区游览消费。每天兼职工资才20块,但是每次上船常轲都油嘴滑舌地诱惑那些船长带着船员们去“旅游观光”。“Sightseeing”成了他的口头禅,他串通了一些专门宰客的店主,把三毛多的啤酒卖出三块,获取回扣。
为了能挣到这些不太体面的佣金,他不得不把城里几个景点的英语指南背得滚瓜烂熟。这样每个月他又多挣三百多块。
这段兼职工作持续时间不长,除了积累了一笔可观的现金,足够他投资做点新买卖,他认为最大的收获是练就一口流利的口语。虽然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员的口语都带着各种口音,但他们的对话往往持续整天,还要同时跟多人交流,投射进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,以至于后来他从电话中就能判断出对方是哪国人。
那个时候的大学开始实行英语考级制,他对那些轻松考到四级但从来开不了口的同学嗤之以鼻。
知识只有在被使用的时候才产生价值。
三个月以后,他就拿着两千块的存款,坐了一昼夜颠簸的渡海船回到瀛州,瀛州的高第街是名动全国的服装批发市场。
酷热的城市里,他挤在散发着汗臭的人堆里,在南腔北调的讲价声浪中,发现他认为潮流时尚又有利可图的衣物。
回到滨城,他找到十几家刚刚开始摆夜市的店家谈合作,店家本小利薄,乐于有人先行铺货。
投机倒把了一段时间,他开始找几家小的成衣店,按照市场受欢迎的样品定制。
不到一年,他就已经存下来七万多的现金,比他父母一辈子的存款还要多。有了钱,他在买书的时候再也不吝啬。
不用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