确的信仰,没有生活上的导师。
教材仍然是十年如一日的陈词滥调,课外书籍极其匮乏,很多后来影响深远的经典还在翻译之中,而社会发展已经远远跑在教育前头。
个体户、万元户的地位开始高于知识分子和干部,比起公务员寒酸的、仅够养家糊口的微薄工资,那些因为失去受教育机会而提前走入社会的无产者一夜间腰缠万贯。
家长和学校还在苦口婆心地灌输诚实的宝贵,生活已经以狡黠、欺诈来较量成败,以成败论英雄。
他没有社会经验,不认识学校高墙以外哪怕一个人,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学生。那个时代,社会治安及其糟糕、混乱,他的想象力根本不能接近将要面临的欺骗、暴力的人生,他能够估计到的黑暗中还仅仅是暗流涌动,还没有惊涛骇浪,更不能想象将经历无数次的死里逃生。
但是,顽强的求生欲已经深深在他体内植根。
接下来两年,他平时过着平凡的大学生活,一到周末,他就开始在城里寻找一些价格差异大的物品倒腾。
在火车站附近,他发现一个百货店卖一种奇怪的粗大烟卷,盒子上注明叫“巴山雪茄”,很少人知道雪茄这种东西,他二毛七一盒买回来,一块钱卖给学校附近的小卖部,很快,每个月他就能卖100盒,有70多块的利润。
周末,他在校园里搬一张书桌,代接胶卷冲印,然后坐车去城中心冲印,这样每个月也有近百元的利润。
寒暑假别人回家,他去滨城海员俱乐部当兼职翻译。
当时这个单位是企业化经营,但办了一个特殊的部门叫接待科,摇身一变成事业单位,每年节省过百万的税收。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