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/>
在大家七嘴八舌地提醒下,钱钟书先生低头看了看,明了了笑声的来处,笑着摆了摆手。
“不过系错几个扣子,还不至衣不蔽体,有辱师道尊严,不妨将错就错。”
一句话说完,大家被钱钟书先生的幽默折服,钱钟书先生明明系错了扣子,整个人却丝毫不见局促,反而自带一种洒脱不羁的风度。
好久不见,展现钱钟书先生课程的难度是巨大的,首先,根据许渊冲等先生的回忆资料可以得知,钱钟书先生是全英文授课的,从我的创作难度和观众接受的难度来看,是注定无法完全还原史实的,然而即便改成全中文写作,仍旧存在两个很大的难点。其一、钱钟书其人。钱钟书先生个性低调,生前少有接受采访,为了深入了解钱钟书先生的生平和为人,我研读了《钱钟书传》,并看了杨绛先生关于钱钟书先生的部分回忆文章,为了想象并还原钱钟书先生说话的口吻和对婚恋态度的观点,我重读了小说《围城》,对钱钟书先生幽默旷达的性格有了初步的了解,以求在描写课堂内容时能做到“合理想象”,尽量不跳脱出钱钟书先生的真实性格。
其二、授课的内容。这部分是让我倍感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的部分,通过许渊冲等当年几位上过钱钟书英文课程的联大学生的回忆可知,钱钟书先生教授过《一对啄木鸟》,我购买了《西南联大英文课》,几位先生们对课堂上的回忆仅仅寥寥数语,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少有描述,我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,结合钱钟书的婚恋观、学术观虚构出钱钟书先生的课堂。
初稿写完了,这段课堂这几天估计可以连更了,感谢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