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后的阅卷过程,门道可不少。
这一次,十七位考官,翰林院出两人,科道两人,六部十三人。
这些考官,几乎都是三鼎甲亦或是庶吉士,学识渊博,相当不凡。
而这一次的主副考官,来头更是不小。
主考官欧阳修,添为刑部尚书,金紫光禄大夫,妥妥的正二品大员。
此外,欧阳修还是这一代的文坛领袖,仕林声望斐然。
一般来说,春闱主考官与副主考官是正二品大员与正三品大员相搭配。
这一次,因礼部尚书韩章尚未入京的缘故,其举荐了丁忧完毕没多久,官复原职的礼部左侍郎王尧臣为副主考官,官家欣然应允。
副主考官王尧臣,添为礼部左侍郎,银青光禄大夫,正三品大员。
无论是欧阳修,亦或是王尧臣,都是仕林声望上佳的人物。
二月十日,大吉。
以主考官欧阳修与副主考官王尧臣为首的十七名考官,于至圣先师像前烧香,行三叩九拜大礼。
其后,一齐盟誓:文章优劣为据,绝无偏私,寒门贵胄,试卷弥封,皆以才学取士,锁院期间,不通书信,不会私客,杜绝请托。若有负圣托,徇私舞弊,甘受天谴。倘违此誓,人神共戮,子孙不昌。
这都是老规矩,欧阳修与王尧臣都是官场老油条,哪怕两人此前都并未主持过春闱,却也并不影响两人熟悉流程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