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
当然关于自治,有一点挑战这时代司法实践之后,他会同廷尉府几位商议,制定出大纲总之在大局面前,这是可以解决的小问题。
\n
荀文若当初听闻时,对这个政策深表疑虑,认为如果一定要收复二部,以示大汉宽容的态度,该令其迁族至京畿,使之更好受到教化。
\n
荀柔坚持,命令还是下发。
\n
这个朝廷内,已没有人真正能阻止他。
\n
不过,他也同意堂兄的观点,低调下发政令与存档,只派使者告知天水太守袁涣,免得长安坐而论道的诸位公卿听说,又借机胡哓乱吠。
\n
随着这通可以上天水太守政绩表的政令,跟两部归心似箭的人群离开长安,荀柔见了太尉府剩下的甘宁。
\n
这一位,并不急着回家过年,而荀柔也想到如何安排。
\n
新一任水军都督就此诞生。
\n
说来也有点凄惨,除了沿黄河运输粮草的几艘船,朝廷现在根本没有成建制的水军。
\n
毕竟纵横中原大地,并不需要强大的水军部队,而周围包围着凉州、并州、司隶名将的荀柔,一直也没想起这一点。
\n
当然,即使前几年想起,他也花不起这个钱。
\n
以至于,明年都要南下江东了,荀柔才陡然发现好像缺点啥。
\n
他并不想重复曹操赤壁的冷幽默,但扒拉半天,他还真没有这方面人才。
\n
幸好有自己撞上来的甘兴霸。
\n
他倒不是要甘宁几个月就把水军建起来,只是先搭个架子,有那么回事就行。
\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