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叹服之人了。”先发优势,谁不想保持。
\n
荀柔哼笑,拿起榻铜制镇席,手中摆弄。
\n
任何东西,作得小巧就可爱。
\n
这枚铜镇席,做成犀牛的样子,却只有巴掌大,小眼鼓起,鼻上两支凶角,也变得又圆又短又钝,让人忍不住上手去玩。
\n
荀彧轻轻叹了一口气。
\n
“放心,”荀柔抬头,笑得眼角弯弯,“科举策试,优于察举,文武分制,优于平行,这并非弟之私见,乃天下大势,人皆有欲,总有寒士图此晋升之阶,至此以后,欲以贵姓宰天下,必不可得,这是好事。”
\n
见兄长还不开颜,他即笑道,“世之君子能有几人,天下熙攘,不过名利,况,行不利己,利往何处?自今已往,鲁人必拯溺者。”
\n
《吕氏春秋》的孔子故事二则,前一半,子贡救了沦落外国的鲁国人民,推让国家反还给他的赎金,孔子于是感慨“鲁人不复赎人”。
\n
后一半,子路救溺水之人,坦然接受对方谢礼,孔子称赞,以后“鲁人必拯溺者。”
\n
这个故事,杜撰的概率挺高,但越读起来,越有味道。
\n
人心向背,总归起来,还是那句话“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”。
\n
子贡远离大众,于是错误,子路属于大众,于是正确。
\n
今日尚书台诸位郎中,如今是可以团结的力量,将来如果他们背叛的群体利益,走错路,自然会要接受群情攻击。
\n
“彧略听闻,有人称弟重武将,恐再兴董卓之祸。”荀彧摇摇头,“此话虽无道理,却也不得不慎。”
\n
“董卓之事,难道不是袁氏兄弟所致?”荀柔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