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部门,包括财部、户部、兵部、枢密院和各都督府将领,就会各自讨论,而后各自拿出总体意见,交予内阁宰辅裁决。
如果宰辅商议后,得到统一意见,就当场拟定旨意,交付朱由榔批复。
如果意见不一,由宰辅投票裁决,如还不能解决,才交予朱由榔御裁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在这个过程中,相关大臣,可以当场申辩。
这种程序,看起来好像颇为麻烦,但经历过万历、天启、崇祯等朝政治的大臣们却知道。
这比当年打嘴仗强多了
因为在讨论之前,朱由榔定下三个基本原则
一,无论是什么议题,对策,方案,都必须明确写明计划时间、预算、人员。
简单来说,必须拿出具体数据
比如,陕西都督府军费预算二百万,那这二百万你花在那些地方,养多少兵,有那些编制,组建工作什么时候能完成?
二,任何争执,都不能以攻击个人为前提,论事不论人
如果你对谁有意见,请上疏交予都察院,启动调查程序
这也和朱由榔去年的另一项颇受争议的政治改革有关,那就是修改了都察院的职权。
都察院地位超然,可以弹劾宰相不假,但却往往是过去大明朝嘴巴仗的主要战场。
朱由榔没有废止对方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