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
第35章 收复台湾
棱堡的城墙其实并不算高,普遍也就在两丈左右,比起南京城那种动辄十余丈的庞然大物,完全无法相提并论。
因为这东西根本就不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
作为十六世纪才诞生的建筑,它主要的功能,其实还是火炮在攻防战中广泛应用后的结果。
明军当中,提督甘辉、冯信也是久经战阵的人物了,郑成功经过十余年的实战锻炼,也早非当初那般军事萌新,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事统帅。
几位主官相互议论以后,也敲定的最终方案
首先,其实不必急着攻城
荷兰人在台湾的舰队已经被彻底摧毁,巴达维亚那边就想派新的舰队来支援,没有大半个月也是不可能的。
而且据郑成功的估计,荷兰人面对台湾失陷这个事实,恐怕不会有什么大规模报复。
作为从小耳濡目染,他对这些西洋人的行事风格还是很了解的。
简单来说,洋人无论是打仗还是议和,其目的和朝廷思考的模式都是完全不同的。
对于朝廷而言,战和决策,首先考虑的是政治因素
比如朱由榔要设安北都督府,要渗透漠北,基本都是砸钱的亏本买卖,但这是政治行为,是不能用经济利益考量的。
而荷兰人不一样,从西欧远道而来voc商人们,他们的主体不是贵族、官僚,而是商人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