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他们而言,商业利益才是决策思考的首位
就像当初,料罗湾海战结束以后,荷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派出更多的舰队来报复郑芝龙,而是迅速选择和朝廷及郑芝龙谈判。
他们打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占领哪个地方,而是为了扩大商业版图
在此过程中,一旦发现你展现出的力量是他们不能轻易撼动时,便会立即转入合作,而不是继续死磕。
从这个角度而言
这场新的大明朝廷和荷兰人之间的武装冲突,表面上看,只是明政府收复失地或者荷兰挑衅的结果。
但究其本质,是在甲申以后,大明内地的巨大动乱,使西方殖民者想试探一下,现在的大明政权,是否还有主导东亚沿海秩序的能力。
如果没有,比如这次台湾之战的结果,是郑成功被揆一击败
那么想必过不了多久,在广州的荷兰甚至于其他西方各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,就会提出更为过分的要求。
因为他们已经试探出了你能力的底线,自然就要趁机扩大自己的商业利益,比如像葡萄牙过去那样,租借港口,或者取消关税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