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课表?每周一节?那其他学科的教学时间必然被压缩!家长那边怎么交代?中考的压力摆在那里,升学率才是硬道理!现在搞这些‘软性’的东西,万一成绩下滑,谁负责?”
教导主任吕玉明倒是支持金戈的理念,但他更务实:“金戈,方向我认同。但操作难度很大。师资培训不是一朝一夕,专业心理老师更是稀缺资源。还有你那个‘心灵伙伴’计划,学生参与,万一把握不好分寸,引发新的问题怎么办?保密性如何保证?”
面对质疑,金戈早有准备。他没有急躁,而是拿出了一份详实的补充材料。
“各位领导的顾虑,我非常理解。”
金戈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“但请允许我阐述几点。”
“第一,投入产出比。
我们投入的每一分钱在心理健康教育上,未来可能在挽救一个生命、避免一场悲剧、或者培养出一个心理更强大、更能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才上,获得百倍千倍的回报!一个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辍学、自伤甚至更严重,带来的损失和社会影响,远非金钱可以衡量!崔丽老师的例子,还不够警醒吗?她倒下了,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不幸,更是我们学校巨大的损失!”
提到崔丽,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凝重了几分。
“第二,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。
无数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,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高效学习的基础保障!
一个被焦虑、抑郁困扰的学生,如何能专心学习?我们的系统课程,教授的是提升专注力、管理压力、保持积极心态的工具!这些工具,恰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,提升学习效率!
这不是分散精力,而是赋能!是磨刀不误砍柴工!”
“第三,关于师资和‘心灵伙伴’。
经费问题,我们可以分步走。先利用现有资源,重点培训班主任,外聘专家进行周期性指导。同时,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和基金会申请专项支持。‘心灵伙伴’计划,我们会制定严格的操作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