间、精力、经费!老师们本身的教学任务就重得像山!谁有精力去搞这些‘阳春白雪’的研究?再说了,研究,那是大学和专门机构的事,我们一个高中……”
“陈校,”金戈坐在对面,腰杆挺得笔直,目光坦诚而坚定,“正因为我们是高中,是教育真正发生的第一线,我们的研究才最有生命力!它不是脱离实践的空中楼阁,它的根就扎在每一节有困惑的课堂里,扎在每一个遇到瓶颈的学生身上!礁石村就是最好的例子!没有现成的‘药方’,我们只能自己摸索,但如果有了研究院这个平台,把大家的零星智慧汇聚起来,形成系统的方**,下次再有‘礁石村’,我们就能更快、更准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!”
他顿了顿,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:“至于投入……确实很难。但陈校,教育,不就是最值得投入的事业吗?老师们的时间是紧张,但如果我们能通过研究,找到更高效的教学方法,减轻他们低效重复的劳动负担,长远看,反而是解放生产力!经费,我们可以分步走,先利用现有资源搭建核心团队,做出一点实实在在的、能解决当下痛点的小成果,用效果说话,再去争取更多支持!”
陈桂枝沉默着,目光再次落在报告上那几行加粗的目标上。窗外,下课铃声清脆地响起,校园里瞬间充满了少年人蓬勃的喧闹声。这声音,让她想起了自己初为人师时的热血。她重新戴上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变得锐利而深邃:“金戈,你说服我了。至少……说服我让你试试。不过,”她竖起一根手指,语气严肃,“动静不能太大!树大招风!尤其是现在……有些人,巴不得看我们出错。先从最核心、最可靠的几个人开始,小范围试点,拿出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成果!记住,稳扎稳打!”
“明白!”金戈眼中爆发出巨大的惊喜和斗志,“谢谢陈校!我们一定稳扎稳打,用事实说话!”
有了校长的默许(或者说有限度的绿灯),金戈的“忽悠”大计正式启动。目标明确:那些在礁石村项目中并肩作战、展现出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的战友们。
物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