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辆马车,土地、工商、人力皆车轮,强行改变土地分配,只会教马车失衡倾覆。”
叶诗韵主张,只实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即可,同时大力发展农业、科技,将多余的人力引去发展工业、基建,甚至是对外扩张、移民,市场自会找到其中的平衡,士绅阶层想通过提高地租等间接将负担转嫁给平民,市场会教他们做人。
除此之外,叶诗韵又提出了印税的概念,她说:
“士绅常通过‘诡寄田产’、‘虚立契约’等手段隐匿土地、规避赋税,致使摊丁入亩后土地税基仍存在大量漏洞。而印税以契约钤印为征税节点,凡土地买卖、租赁、典当等交易,必须经官府核验并缴纳印税后方为有效。这迫使士绅阶层将原本隐匿的土地交易纳入官方监管,大量‘黑地’由此浮出水面,为摊丁入亩提供更真实的税基,也让士绅一体纳粮的执行更具依据,避免其借土地流转逃避赋税义务。”
“土地交易频繁是士绅阶层积累财富的重要途径,而印税按交易额阶梯征税的特性,会使过度土地兼并面临更高成本。为减少税负支出,士绅会自发控制土地扩张规模,部分闲置或低效土地将重新流入市场。这不仅缓解了土地集中化矛盾,为摊丁入亩中地多者多纳税原则创造实施条件,也将通过经济杠杆削弱了士绅阶层抵制一体纳粮的动力。”
“征收印税所得资金可用于三方面:其一,补贴因摊丁入亩而税负加重的自耕农,减少基层抵触情绪;其二,投入水利修缮、灾荒赈济等民生工程,消解士绅阶层‘与民争利’的舆论压力;其三,弥补士绅一体纳粮推行初期可能出现的行政损耗与隐性税收流失。”
“这种‘以税养税’的模式,既增强了朝廷财政的韧性,也为两项改革的长期稳定推行提供物质保障……”
叶诗韵提出的印税,让赵俣眼前一亮,他心想,‘到时候,只要让宣传部对外宣传,只有在官府备案的土地才受朝廷保护,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的难度肯定会降低不少。’
张纯不想让叶诗韵专美于前,她也提出,准备出足够多的备用官员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