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
宋初时,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,对地方军事权力进行整合,制置使多为临时任命,事毕即撤,非固定官职。
到了现如今,按照赵宋王朝的用人规矩,童贯估计赵俣应该会任命他为江南宣抚使,担任平定江南叛乱的统帅,如果赵俣再任命个副宣抚使的情况下,那宋江就会成为江南战区的三把手,如果赵俣不任命副宣抚使的话,宋江就会是江南战区的二把手。
从实权上来说,宋江的权柄甚至有可能会比都统制刘法还要大上几分,毕竟,刘法只管军事,不管民政、财政。
由此就不难看出,赵俣对宋江有多重用。
童贯有些不能理解,对于一个大肆杀官的反贼,赵俣为何会如此器重?
这实在超乎了童贯的预料。难道仅仅是因为宋江在民间积聚的那股不可小觑的声望,抑或是他手下的所谓梁山好汉拥有不俗的战斗力?
关键,在童贯的认知里,对于那些敢于挑战皇权、践踏律法的乱臣贼子,理应严惩不贷,以儆效尤,怎可轻易招安,还委以重任?
童贯心中虽有万般疑惑,面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,只是低眉顺眼地应承着:“官家圣明,老奴遵命。只是这宋江性情刚烈,又手握重兵,招安之事恐怕不易。”
赵俣说:“你不必忧心此事,有人会助你招安宋江,你只需记得,莫要亏待他等,有功赏,有过罚,一视同仁即可,还有,可教宋江充当剿灭方腊主力。”
童贯眼前一亮,有点明白了,赵俣是想让宋江义军和方腊义军相互消耗,这样西军精锐就不会折损太多,赵宋王朝的国力也不会消耗太大。
童贯心中暗自思量,赵俣此计,的确狡黠而深远。利用宋江之兵去对抗同样势力庞大的方腊,无疑是坐山观虎斗,待双方两败俱伤之时,再由西军出面收拾残局,既可保全自身实力,又能一举平定江南之乱,真可谓一石二鸟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