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子孙后代防御的外敌。
这也许不是一代人的奋斗,而是世世代代奋斗的目标。
当然,赵俣肯定希望在自己这一世,就把这些胡虏全都解决掉。
但客观的事实就是,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,打不过,就跑,等你不行了,他们再回来,周而复始,就跟狗皮膏药一般,没完没了。
这万一赵俣不能在自己这一代解决胡虏之患,总得给自己的后世子孙留下抵御甚至是解决胡患的基础吧?
而要是赵俣真能在自己这一代就彻底解决胡患,着眼世界,也可以再换都城嘛,比如那时将都城迁到海运更便利的南京。
话说,那时大宋的铁路也应该变得极为发达了,再将国都迁到南京,也不会影响其控制草原。
只是现阶段燕京做国都应该是大宋最好的选择。
还有,燕云地区的情况却远比想象中复杂。
这里居住的人口,有许多契丹、奚族、渤海、阻卜、女真、室韦等民族的人,并不全是汉人。
即便是汉人,这里的汉人也与内地的汉人有所不同。他们在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称呼——汉儿。
“汉儿”这个词语最初是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,并无褒贬之意。
但在辽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,特别是在辽国与大宋对峙期间,辽与宋对分属于两国境内的汉民的称呼开始发生了变化。
辽人称呼宋朝境内的汉民为南人,而称呼本国境内(主要是燕云地区)的汉民为汉儿。
宋人也称呼辽国境内的汉民为汉儿,有时还骂他们为番人。
这样的称呼变化,反映出辽、宋和包括历史上后来占领燕云地区的金都对燕云地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