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可以说,辽东乱局的出现,正是由于蒙古的这一次内乱东迁所导致的。大明最终被辽东的战事给活活拖死,大明直接亡于农民起义,但农民起义又是因为建奴拖住了大明的手脚,又受到辽饷征收的影响。
哪怕是现在的朱由检,也是不敢停止辽饷的征收的,这对于百姓来说是巨大的负担,但没有办法,他能够顶住压力,不把三饷中的另外两项“剿饷、练饷”给整出来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
大明驱逐鞑虏、北伐蒙元而立,蒙古又导致了大明的灭亡,此之谓“以此兴,必以此亡”。
蒙古不是铁板一块,右翼蒙古诸部跟大明相爱相杀了几十年,双方甚至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民族融合,比如满桂就坚决不承认自己是蒙古人,坚称自己是宣府的汉人!
如今在边军之中,蒙古人大概有两万人,一大半是骑兵,对于缺乏骑兵的大明来说,这是一股无法割舍的重要力量。
至于林丹汗他们的左翼蒙古就难了,本身他们跟大明打了那么多年,人都是有路径依赖的,惯性使然,大明跟左翼蒙古相互交好达成互信还是很难的。大明跟左翼蒙古互市卖出去的东西,大部分一转手就卖给了建奴。
所以在朱由检决定开放与蒙古诸部的边境互市的时候,对于辽东的经济封锁就已经松动了,虽然原本也没有多严实。
互市赚不了几个钱,蒙古人太穷了,顶多换点马匹。互市对于大明的经济意义不大,但对于蒙古方面意义重大。虽然不能帮大明赚多少钱,却可以让大明少亏很多钱。
右翼蒙古能够与大明维持长时间的和平,就说明双方都是日子人。如果能够好好生活,谁又愿意冒着死亡的风险跑来抢劫呢?边境也穷,蒙古人入关也抢不到多少东西,深入大明又很难做到。
边境贸易,朝廷和边镇五五分成,实行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