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在我们现代社会里,也是如此。
男女组成新的家庭,所生的孩子,一般都随父姓,也就是说,这些孩子继承夫家的血脉。
当然,现在稍为有一点变化,就是很多家庭的子女,有的也随母姓。
以前,随母姓的孩子,这个人的父亲必是上门女婿。
上门女婿是居住在女方家的,劳动所得归女方所有,生老病死也由女方负责,也就是说,这个上门女婿其实就是女方家庭的正式成员。
历史上的上门女婿社会地位比较低,如果女方父母通情达理,上门女婿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一点,但大部分不是这样。
这个人之所以成为上门女婿,也是自己能力和家庭条件有限,没本事,找不到老婆,只好如此。
当然,现在有点不一样,很多男人为了爱情,乐于上门,也允许自己的孩子随母亲姓,但不是社会主流。
以前这种情况是绝无可能的。
客家人传统习俗是,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,与夫家再无任何关系,因此,女性是不受重视的。
祠堂作为男性的象征,在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。
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,去世后,灵牌都要进祠堂,摆放其中。
逢年过节,祠堂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祠活动,杀猪宰牛,拜祖先,唱歌跳舞,吹吹打打,家族人口多,势力大,场面就越加隆重。
这时,女性禁止入场,家族中有劣迹,地位低下的男人也禁止参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