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个对象,家是在大船上的,姐妹好几个,姓习,因为排行老三,就称呼习三。没有多久,我去厂里玩,就看见了大家说的习三,果然文静、漂亮。当时我还想着,这么漂亮的人怎么会嫁给我叔呢,我叔遛街打鸟的。
那时,轻工一厂全是年轻人,全是二十多岁的样子,朝气蓬勃、干净利索。那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代,一个火红的年代。
一天,我婶子说,船靠岸了,就让我奶奶去船上看看。我就跟着我奶奶来到停靠在河里的我婶子家的大船上。我从来没上过船,看见干净、漂亮的大船很兴奋。我婶家有大船,那时她全家就不是农村户口,是吃购粮本的。于是,她姊妹几个慢慢都招工安排在了鱼邑各单位,最小的那个姨就进了化肥厂,而化肥厂那时也已经效益不好了。这也是没办法的,化肥厂最辉煌的时候有一千人,时代的红利说过去就过去了。
待到我叔和我婶子结婚的时候,遇到了大事,没有房子,不能结婚。轻工一厂都是适龄青年,有几对都等着结婚呢。这建了没有多少年的新厂,哪有地方建房子,哪有钱建房子。
那时,老街的东头是谷亭粮所,谷亭粮所紧靠着的是粮食系统的家属院,很大的一个院子,住着几十户人家。还是我爹有办法,他也不知道怎么办的,就在那里给我叔找了一间房子,和我婶子就在那里结婚了。
后来,我叔和我婶生了薇薇妹妹,我奶奶要过去看孩子,我去粮食家属院的机会就更多了。那时,我家里也有了四个孩子,我奶奶就带着我二弟,常年住在那里,好在又和别人凑了半间房子,我奶奶在那里住着。
我到了那里,看见二弟,他穿着一件土布做的绿棉袄,棉袄的两片前襟光亮亮的,他高兴地围着我转,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。跟着他还来了两个小朋友,人家穿得很干净,此时的我感觉到了差距。那个时候城乡差距很大,我家也有老爹上班,但我老娘和我们子妹几个在农村,生活还是比城里要差些。那时,我心里隐隐下了决心,我也要成为城里人。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