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该书所述,使用黄泥褪色法(黄泥水淋法),可以通过吸附作用,去除浆中的杂质和色素,最终得到颜色较浅的白。
不过,该书中所记载的方法不够精确,只是笼统地描述为用黄泥浇淋,澄清粗中的杂色。
正确的做法是先用高岭土析出杂质,然后再行熬制,才能加工出色泽纯净,清白如雪的砂,而非直接以黄泥水浇淋黑砂。
这一步改进,还是新华轻工研究院和新华制厂经过两个多月反复熬制试验,才获得的最为有效方法。
其实,对粗进行脱色澄清,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活性炭或离心分离技术,这样效率会更高,成本也会更低。
但囿于技术和材料的暂时不足,制厂还无法利用上述两种后世的方法,也只能勉强根据黄泥褪色法来制取白砂,并在过程中稍加优化。
这是一种基于高岭土吸附的物理脱色技术,是华夏老祖宗制工艺的重要突破,虽然与后世工业制技术仍有巨大差距,但在这个时期,却属于世界白砂制取技术的第一梯队。
尽管,使用这种脱色法生产的白技术已经很成熟,但产量受限于原料、工艺和市场需求,整体规模并不大,属于高价值的小众商品。
大明普通百姓消费多以红为主,仅富贵人家或药用才会少量购买,大部分都外销南洋、日本等地。
在年前,新华制厂对部分从西属美洲进口的蔗进行了脱色加工,获得了一批色泽和质量都不错的白砂。
在投放市场后,很快便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,将其当做年货采购,用于走亲窜友、互相拜访的一件“装逼”礼物。
“所以,你们轻工集团打算对白砂进行扩大生产?”张若松稍事视察了一番制厂的流水线,尽管各种设备粗鄙而简陋,但生产场面和操作流程却也颇为严整,工匠和学徒也有统一着装,看着似乎有那么一点现代工厂的影子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