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分则转手倒卖至日本、安南、暹罗、占城,甚至通过隐秘渠道流入西属美洲,形成一条利润惊人的贸易链。
其二,便是逐渐繁盛的西属美洲走私网络。
尽管,西班牙王室对美洲贸易实施严苛的垄断政策,但新华仍通过墨西哥、秘鲁等地的土生白人权贵,建立了较为严密的走私渠道,将皮革制品辗转输入欧洲市场。
此时,欧洲贵族对北美毛皮的需求极为旺盛,市场空间也是逐年增大。
正是因为国内各阶层对皮毛的疯狂追求,才促使了法国对北美的殖民热情,一波又一波的法国皮毛商人,顺着劳伦斯河,深入北美大陆,四处搜寻皮毛,然后将其一船一船的运回国内。
这个时期,不论是在法国,还是在其他欧洲国家和地区,皮毛依旧是一种昂贵而奢侈的商品,有钱的贵族和商人穿戴的是北美猎取的河狸、水獭、海豹皮,这些毛皮质地优良,受到广大富裕阶层的追捧。
而普通百姓就只能买些便宜的牛皮或者羊皮制品,但数量也不会太多。
是时,除了英国通过残酷的“羊吃人”圈地运动,发展起颇具规模的畜牧产业外,大部分欧洲国家仍旧是在苦哈哈地在地里刨食,不论是牛皮,还是羊皮,市场供应量并不大。
更让人“欣喜”的是,此时恰好是欧洲三十年战争的胶着和拉锯时期,各个交战国家和地区对于弹药包、皮靴、枪套、水囊、武装带、皮甲、皮帽等军事装备需求量与日俱增,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拉动了皮革产品的市场需求。
新华在与西属美洲进行走私贸易时,除了大量进口羊毛、等纺织原料外,还对该地区所产的其他皮革原料,如牛皮、鳄鱼皮等,不断加大采购量,然后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,将其制成一件件皮革制品,售卖给合作伙伴,最后再转口销往欧洲。
新华的皮革产业之所以在能够迅速崛起,除了得益于丰富而廉价的皮毛资源外,还依托于其先进的鞣制技术。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