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,局势也得以实现相对缓和。
尽管,在崇祯十年一月(1637年2月),建奴出兵十余万,击破大明藩属之国--朝鲜,并迫其背明投虏,更易为建奴从属。
但在当年三月,东江镇沈世魁部却取得了一场辉煌胜利--铁山大捷,给予兵锋正盛的建奴沉重一击。
是役,驻守铁山的四千明军凭借坚固的城防和新洲人提供的犀利火器,力抗数万建奴-朝鲜联军四十余天围攻,杀伤数千余,最终迫的建奴败师而归。
七月,东江镇水师联合新洲数艘炮船于汉江口,大破朝鲜水师,击毁、俘获朝鲜船只六十余艘,毙伤俘朝军四千余。
此战,基本上覆灭了朝鲜水师,使其不再成为东江镇,乃至辽海地区的威胁。
八月,为惩治朝鲜背明投虏,东江镇沈世魁部在奏请蓟辽总督和兵部后,出兵三千五百余,联合新洲人攻入朝鲜东南重镇——东莱府(今釜山),毙伤朝军六千余,俘当地军政大小官员四十二名,重振了大明天朝之威。
再加上驻守于辽东半岛的黄龙所部,借助水师纵横之利,频频进袭建奴村屯和守备所,以日拱一卒的方式,侵扰不断,使得建奴头疼不已。
在此情势下,建奴除了在海州(今海城)、凤凰城(今凤城)两地建城驻军以为警戒外,还在辽阳屯驻万余八旗精锐,以应对明军进攻。
是时,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上疏重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,力主对建奴妥协,与之议和罢兵。
今年三月,辽东巡抚方一藻派盲人卦师周元忠出使沈阳,试探口风。
奴酋皇太极给予周元忠相当礼遇,并表示,“如有确议,则撤兵东归”。
杨嗣昌获知此事后,建议崇祯帝允许方一藻及总监太监高起潜便宜从事,与建奴展开议和。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