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受贿账册,这些证据足以撼动整个朝堂。
当打开最深处的铁箱时,众人发现里面锁着一份福建海防图。地图表面覆盖着一层伪装墨迹,显然是经过特殊处理。工部匠人立即上前,小心翼翼地用酸液清洗墨迹。随着墨迹逐渐褪去,倭寇标注的登陆点清晰地显现出来。
“誊抄三份。”
杨俊民扯下官袍下摆,裹住流血的虎口:“原本送武英殿,副本分存通政司和兵部架阁库。”
一声令下,书吏们迅速行动起来,取出笔墨纸砚,开始认真誊写。
地窖里,除了笔墨的沙沙声,便是众人沉重的呼吸声。这些证据不仅关乎郑国泰一人,更关系到整个大明王朝的安危。
“大人,发现这个。”
一名书吏递过来一个密封的信封。杨俊民接过信封,拆开一看,里面竟是一份与日本丰臣秀吉往来的密信。信中详细记载了双方勾结的计划,包括在沿海地区制造混乱、里应外合夺取城池等内容。
杨俊民的脸色愈发凝重,将密信收好,对众人道:“加快速度,务必在天黑前完成清点。”
书吏们不敢怠慢,手上的动作更加迅速。
随着清点工作的进行,更多的证据被发现:与蒙古部落的通信、私自贩卖军粮的记录、以及大量的金银财宝。这些发现,让杨俊民意识到,这场叛乱背后,恐怕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操纵。
地窖外,天色渐暗。
杨俊民站在地窖口,望着远处的紫禁城,心中思绪万千。
皇帝驾崩,叛乱初平,但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