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开始逐一审读罪行。声音清冷而沉稳,一字一句,如同重锤般砸在每个人心头:
“郑国泰,万历二十九年冬,私铸甲胄一千二百副;万历三十年春,勾结倭寇,图谋不轨……”每念完一条,便有一名书吏上前,将罪行记录在册。
当念到“郑国泰私铸甲胄一千二百副”时,监刑的骆思贤突然抬手示意。早已待命的刽子手立即上前,将为首五人的刑罚从凌迟改为绞刑。
骆思贤走到五人面前,压低声音道:“留全尸给九边示众。”
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远处观望的朝鲜使臣,心中暗自盘算:这些尸体将被运往辽东,不仅是对叛乱者的惩戒,更是对李成梁旧部的一种震慑。
刑场上,绞刑架缓缓升起。五名死囚被绳索套住脖颈,脚下的木板突然抽离。他们的身体剧烈抽搐,双腿在空中乱蹬,喉间发出断断续续的呜咽。不一会儿,便没了动静。其余二十七名死囚面色惨白,身体止不住地颤抖。
“继续。”
骆思贤冷声道。
王纪继续宣读罪行,每念完一人,便有刽子手走上前,将死囚押往凌迟架。刀刃划破皮肤的声音,伴随着死囚凄厉的惨叫,在雪地里久久回荡。
刑场四周,围观的百姓们默不作声。有人低头叹息,有人面露恐惧,更多的人则是麻木地看着这一切。这场叛乱,让整个京城都陷入了不安与恐慌之中。
辰时三刻。
杨俊民带着三十名书吏闯入郑府地窖。地窖入口处,两名锦衣卫正在检查门锁,确认无人藏匿后,众人鱼贯而入。火把照亮了阴暗潮湿的地窖,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。
堆积如山的木箱整齐排列在地窖中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。杨俊民示意书吏们开始清点,自己则走到最前方,仔细查看每一个木箱。七箱辽东参将的请饷奏折,十二箱百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