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孩童们齐声跟读,声音参差不齐。
十二岁的周小顺偷瞄窗外,被陈维翰瞥见。戒尺“啪“地拍在桌上:“周小顺,出列!”
少年哆嗦着站起,袄补丁处还沾着昨夜练字的墨渍。
“默写。”
陈维翰将泛黄的草纸推过去:“写错一字,打三下手心。”
周小顺攥紧冻得发红的拳头,毛笔在纸上颤出歪斜的字迹。其他孩童屏息看着,砚台里的冰块正缓缓融化。
突然,窗外传来皮靴踩雪声。两名衙役裹着皂隶服,腰间铁尺随着步伐撞击发出轻响。为首的王班头捏着二两碎银,在掌心搓了又搓。望着窗内摇头晃脑的孩童,喉结动了动,终究没推开半掩的木门。
屋内,周小顺写完最后一笔。陈维翰接过纸张,逐字核对:“‘岳’字少了一横。”
戒尺扬起时,少年下意识缩了缩脖子。但戒尺只是轻轻点在他手背上。
放学时分,孩童们背着粗布书包涌出私塾。王班头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,碎银被体温焐得发烫。
“要不.还是上报?”
同伴试探着问道。
“报什么?”
王班头将银子塞回怀中:“昨儿布政使司刚发公文,说这是正统教化。”
与此同时,济南知府衙门内,师爷正在誊抄公文:“民间童谣传播有序,建议嘉奖育英私塾陈维翰……”
知府大人朱批后,这份文书将与各地呈报的童谣推广情况,一同送往京城通政司。
城郊驿站,八百里加急的驿马正在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9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