笼在雨中纹丝不动,灯笼内的蜡烛裹着蜂蜡,任雨水冲刷也不曾熄灭。
踏入主厅,四盏巨型宫灯高悬梁间,每盏灯皆由九十九颗夜明珠串成,珠光璀璨,恍若白昼。地面铺着波斯进贡的羊毛地毯,踩上去如踏云端。
檀木长案长达三丈,案面以象牙、玳瑁镶嵌出《清明上河图》全卷,连画中人物的眉眼都纤毫毕现。案上摆满珍馐:南海冰镇的石斑鱼盛在青玉盘里,鱼身撒着藏红与碎冰;金陵桂藕切得薄如蝉翼,淋着晶莹剔透的百蜜;倭国进贡的鲸脍旁,摆放着鲜绿山葵与鎏金箸。更有罕见的猩唇、驼峰、熊掌,盛在纯金打造的器皿中,器皿底部刻着“张府御用”篆字。
厅内梁柱皆裹着金箔,墙角立着的青铜编钟足有十层楼高,钟身刻满蝌蚪文,敲击时声传数里。墙上挂着的字画皆是名家真迹,唐寅的《落霞孤鹜图》、仇英的《汉宫春晓》并排悬挂,画轴两端的玉轴头雕着龙凤呈祥。更令人咋舌的是,厅内竟设有活水系统,从后山引入的清泉在厅内蜿蜒成渠,渠底铺满五色鹅卵石,渠边种着四季常开的奇异草,水中漂浮着沉香木雕刻的莲灯,随波逐流,暗香浮动。
张家奴仆皆身着蜀锦制成的短打,腰间系着和田玉牌,牌上刻着各人编号。厨役们往来穿梭,手中银盘里盛放的不是珍馐便是美酒。更有专门负责扇风驱蚊的丫鬟,手持孔雀羽扇,站在厅内四角,见主人稍有动作便趋前伺候。
整座别院宛如一座微型城池,处处彰显着张家富可敌国的财力与奢糜无度的生活。
……………
“铛铛铛!”
三更的梆子穿透湿漉漉的春雾,在杭州城上空回荡。
张家别院里的三重飞檐如巨兽展开的羽翼,檐角悬挂的青铜铃铛随着夜风叮咚作响。檐角蹲踞的嘲风兽双目嵌着鸽血石,在廊下灯笼的映照下,猩红的光仿佛滴落的血珠,顺着兽首雕刻的纹路缓缓流淌。
沈万金撩开八人抬的沉香木轿帘,绣着金线云纹的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