愈发频繁。石甫主持建立的
“鸿文馆”
里,羯族学子们日夜研习《唐律》《农政全书》。一日,一位学子兴奋地跑来:“大人!我们改良了盛唐的水车,灌溉效率提高了三成!”
石甫望着田野里转动的水车,想起李世民说过的
“民为邦本”,心中涌起一丝欣慰。
然而,平静并未持续太久。北方柔然部落突然南下,边境告急。石虎余党趁机煽动:“都是石甫的‘怀柔政策’,让柔然以为我后赵软弱可欺!”
朝堂上,主战派与主和派争执不下。石甫站出,呈上一份奏折:“臣请组建羯汉联军,效仿大唐府兵制,战时为兵,闲时为农。”
联军组建那日,石甫与王玄策并肩而立。汉军将领望着羯族士兵娴熟地使用陌刀,惊叹道:“没想到短短数年,羯人竟将我盛唐兵器学得如此精妙。”
王玄策拍着石甫的肩膀:“石兄,你这‘师夷长技以制夷’的法子,倒是比打仗更厉害。”
战场上,羯汉联军以盛唐的
“鸳鸯阵”
大破柔然骑兵。石甫挥舞着改良后的唐横刀,在乱军之中救出被围困的阿史那云。战后,柔然遣使求和,送来的贡品中,竟有从盛唐学来的丝绸纺织技术。
这一战让石甫声名远扬,却也引来了新的危机。新君石弘日渐猜忌,忌惮他在军中的威望。一日,石弘突然下旨:“石卿劳苦功高,可去幽州任刺史,好好休养。”
明升暗降的意图昭然若揭,阿史那云等人纷纷劝他起兵:“大人,以您的威望,定能取而代之!”
石甫望着幽州城外的长城,想起在长安时魏徵的教诲: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”
他婉拒了众人:“我所求的,不过是后赵百姓能过上如大唐般的太平日子。”
在幽州任上,他推行盛唐的
“两税法”,减免百姓赋税;兴修水利,开垦荒地。幽州百姓感恩戴德,为他立了生祠。
数年后,石弘病逝,后赵陷入内乱。各方势力争夺皇位,战火纷飞。石甫却闭门谢客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