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了,他本以为能得个县尉之类的小官已是万幸,没想到陛下竟直接委以重任。他激动得声音发颤:“臣……
臣定不辱使命!”
李新宇看着他眼中的光,想起当年乡塾里的老秀才,忽然笑道:“你不必谢朕。若事成之后,朕只要你记住,当官不是为了耀祖光宗,是为了让百姓能安稳度日。”
张嘉贞重重叩首:“臣铭记陛下教诲!”
消息传到崔府,崔承业正在把玩一只玉如意,闻言
“啪”
地将玉如意摔在地上:“一个泥腿子也能当漕运使?陛下简直是胡闹!”
崔明远劝道:“叔父息怒,那张嘉贞不过是运气好。咱们荐举的汾州长史李乔,可是正经的赵郡李氏出身,明经科及第,论才学,十个张嘉贞也比不上。”
崔承业脸色稍缓:“明日早朝,你便把李乔的考绩呈上去,让陛下看看,到底谁才是真才实学。”
次日早朝,崔明远果然奏荐李乔,夸他
“博通经史,治政有方”。李新宇翻看李乔的考绩,只见上面写着
“劝农桑,兴学校,境内大治”,评语全是溢美之词。
“既然李乔如此贤能,”
李新宇放下考绩册,“朕便派个内侍去汾州看看实情。”
崔明远心中一紧,强作镇定:“陛下圣明,正好让李乔的政绩昭示天下。”
他哪里知道,李新宇早已通过暗线了解到,李乔在汾州任上,只会搜刮民财讨好上司,所谓的
“兴学校”,不过是把佛寺改成学宫,连课本都没备齐。
十日后,内侍从汾州传回密报,附带着几张画:一张画着百姓在学宫外哭泣,因为李乔强征他们的子弟入学,实则是为了凑数;另一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1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