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够与各部院直接对接,达成地方到中央各部院,而中央各部院上呈內阁和秘书阁。
內阁收到各部院的处理意见,会儘量採纳,不採纳的话,就需要內部投票,给出票擬意见。
秘书阁则覆核內阁的票擬,最终上呈皇帝。
这样,相权跟皇权的盾可以暂时缓和,秘书阁、內阁、各部院会先斗起来。
解决不了盾,那就先转移分化盾。
中枢各部院掌握执行权,內阁掌握决断权,秘书阁掌握最终覆核权。
三方权力架构存在竞爭关係,王朝鼎盛的时期,內阁、秘书阁、各部院不可能联手。
因为三方联手以后,必定有两方会失权,再不济也是给掌权的一方当狗。
秘书阁、中枢各部院、內阁都有实权,能够互相掣肘竞爭,怎么可能愿意当狗失权?
而且,这套三权分立的制度下,皇帝也可以轻鬆许多,三方意见没有太大出入的奏章,皇帝就能隨笔略过。
若是三方意见相左,甚至秘书阁或內阁提出明確反对,那皇帝就可以亲自决断。
如此一来,皇帝的工作量可以起码下降一半以上。
至於能维持多长时间,几十年还是上百年,聂宇不清楚,反正他活著的时候,应该问题不大。
秘书阁作为覆核机构,完全置於皇权压制下,皇帝可以自由决定秘书阁的官员去留
明初的內阁,一开始能被朱棣当成秘书顾问来用,就是內阁的官员也全是低品官员,连个正儿八经的办公衙门都没有。
偽清的军机处实际也参考了这一点,军机大臣没有实际任命。只要皇帝的一道旨意,让你来军机处,你就是军机大臣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