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
徐晨道:“苏州、松江等地已经出现了几百人的大型纺织厂,侄儿这个更大一些,但竞争却没有江南激烈,可以养得活这些流民。”
通过和这些流民的交流,徐晨发现他们可以说是失业了,而后他改变思路,想到了可以让流民变成工匠,给他们找一条出路。
而这段时间徐晨还真想了很多安置这些流民的产业,像挖煤矿,制造蜂窝煤,垄断整个米脂县的燃料市场,也给米脂县自然环境减轻一些压力,还有建设一个钢铁厂,等起义的时候正好变成兵工厂,还有想要带领这些流民屯垦,暗中练兵,囤积粮草。
但这些花费的钱财太多了,根本不是徐晨能承受的,最后他想到了纺织业,投资少,见效快,利润高,竞争压力低,而且纺织厂赚的钱,他可以扩大生产,用纺织业赚的钱建设钢铁厂,屯田,修整水利设施。
最后他考察了米脂纺织业的现状,局面对他非常有利,米脂乃至整个陕西还处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状态当中,像江南地区那种几百人的纺织厂,在这里是没有的,因为小农经济没有被破坏,就没有条件出现这样的大型手工业纺织厂,而江南还是靠海外市场发展情况的。
而且徐晨还找到了新的蓝海市场,大明朝可能是棉,麻,丝绸等纺织业太发达,尤其是棉纺业,压制了羊毛纺织业的发展,总之徐晨在米脂没有看到过羊毛布,羊毛毯子,羊皮袄子倒是随处可见。
所以他的纺织厂可以纺羊毛线,而后教米脂百姓打毛衣,而此时大明处于小冰河时期,北方百姓天然需要廉价的保暖物品,她们可以购买几团毛线,为自己家人打造毛衣。
还可以纺织羊毛布,羊毛具有良好的保暖性、透气性和弹性。它通常用于制作衣物,如外套、大衣、裤子、裙子、衬衫等。
由于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人进入,徐晨在短时间内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