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责理论物理的专家提出了疑虑:“能量场技术的核心是共振放大原理。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特定频率的能量场,与目标能源产生共振,从而实现能量的有效收集。但不同类型的能源具有不同的频率特征,如何同时收集多种能源是个难题。”
“这正是我们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。”廉默信心满满地说道,“我们可以设计多频段的能量场发生器,通过动态调节来适应不同的能源类型。”
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廉默带领团队全力投入能量场装置的研发工作。这个项目的复杂程度远超之前的任何技术开发,涉及物理学、生物学、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。
“能量场发生器的核心是共振晶体阵列。”廉默在设计会议上展示着最新的技术方案,“我们需要培养出具有特殊振动特性的晶体,让它们能够产生精确可控的能量场。”
晶体的制造是整个项目最具挑战性的部分。这些晶体必须具备极高的纯度和稳定性,同时还要能够在外部控制下改变振动频率。
“我们已经尝试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法。”负责晶体研发的专家汇报道,“目前最有希望的是第十二号方法,这样晶体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特性,但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。”
比奇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也遇到了难题:“能量场发生器需要极其精密的机械调节系统。以我们现有的制造技术,很难达到这种精度。”
工作又持续了一个月。科学家家们反复调参数,终于研制出精度足够高的系统。
与此同时,能量转换系统的开发也在同步进行。收集到的各种能量需要转换为统一的形式,才能被有效利用。
“我们设计了一个多级转换系统。”负责能量转换的工程师介绍道,“第一级将各种原始能量转换为电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