泼皮还像三山五岳的好汉,未免让人觉得道家弟子良莠不齐。
而且既然是道士,该住在道观才对,东京多的是东太乙宫、上清宝箓宫、神霄万寿宫,住在这种标致的房子里却甚是突兀。
徽宗皇帝信道,身边始终围绕着大批道士,这些有名的道士又收徒,最多时达两万余人,俱都美衣玉食,由朝廷供养。
自打传闻宋初陈抟老祖在赵匡胤登基后说了那句“天下定矣”之后,太祖大悦,谓其为己正名有功,便把华山周边数百里之里赐与其封地不纳税,并且自那始,宋朝历代皇帝都信道教。
只是徽宗皇帝信得比较离谱----他不但宠幸道人,还说自己是昊天上帝长子大霄帝君,后来连续给自己加封,全号为“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”,差点让道教成为国教。
这些道士在京无事,难免生出是非来。一般人知道惹不得,所以通常都是敬而远之。
王伦是受过义务教育的人,对这些牛鬼蛇神不但不信,而且深厌痛绝。纵观中国历史,凡是皇帝信佛、信道的王朝,从来都没有好下场。
如南北朝开始,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。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,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和财产,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社会矛盾。
如果说佛教强调忍耐和顺应自然,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话,那么道教完全算是机会主义者了,因为他们都喜欢走上层路线。
像唐朝李渊李世民父子因为被认为是北魏拓跋氏后裔,有蛮夷血统,这在当时极重门第的社会环境中,是一个非常不利的政治因素。因此尽管李氏父子已经掌握了兵权,但他们仍急需攀上一个汉族的有声望的家族,而道教所散布的“李氏将兴”、“当有老君子孙治世”谶言,正适合改造自己的门第。
<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