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
之所以说宋朝的征税范围跟之前朝代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,在于平民百姓的平常劳动生产、所有生活中能用到的东西,都无一例外地要被征税。比如,进京赶考走远路经过税务关卡、身上带有的铜或铁制的钱币要被征税,结婚娶妻或把女儿嫁出去要被征税,家里起房子要收税,还有犁头等农具也要征税,等等
从安仁工坊到东京,看似只经过一道城门,却要打点守城的官兵,基本上每车货物没有个一、二十两银子是过不去的,这还都算好的。
进了清风楼的仓库之后也不是万事大吉了。商社要售卖,会有官府的人来收税。除了货物本身的价值之外,税丁的好处是要的,地方上的豪强势力也要打点,像年后就来过几拨人。
开封府的副牌军王庆,想打秋风,被吓跑了;
有个甚么行会的行头,想要垄断肥皂在东京的销售,及全盘代理京城之外的全国销售,因王伦不在,事还悬着;
清风楼所在的地方的厢虞侯,要把自家侄子放进商社里,还索要清洁费、扰邻费(因大宋商业与住宅区是分开的,聚义商社所在的两层楼靠近居民区),在得知滕府尹是聚义商社的后台之后,这才作罢。
原本王伦认为的天下太平,随着他的生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,是谁都想把它当作肥肉吞一口。
好在他按月付出的八千贯起了作用。上回王庆来打秋风,杜迁直接叫动了开封府的公人,把其拿下痛打一顿,始知是滕府尹的首尾。王庆是什么人,一个有官府执照的泼皮,愣是没敢再来叫嚣。
官面上好处理,私下里的事就不太好办了,特别是那个什么行会的行头,十分的有来历。
行头,也叫行首等,是行会制度的产物,类似于今天的行业协会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