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
这篇文章,完全背离了批评的一般准则,很幼稚,但是有杀气,总的来说,充满奇思怪想,与其说是在阐释他人作品,不如说是在自我卖弄。
但也就是这篇文章,让朱大可尝到了甜头,让他在文坛受到了关注。
于是紧接着,他就对当今电影界最受瞩目的导演谢晋挥舞起了刀子,发表了一篇《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》。
电影理论的著名考点“谢晋模式”诞生了。
在后世,电影界已经可以很客观的理解“谢晋模式”了。
但是现在不行。
尤其是在朱大可口中,“谢晋模式”简直就是中国文化变革中严重的不和谐音!谢晋拍的电影就是一种既定模式的俗电影!
总而言之,谢晋的电影,煽情、老套、俗,完全就是不值一看的垃圾电影,是被改造的电影儒学!
儒学在这会儿绝对不是好词儿。
骂了一回谢晋,朱大可收获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名气提升。
这个年轻人火了。
从“无名鼠辈”,摇身一变,成了国内声名鹊起的先锋批评家。
“这个人啊,可真是狂的要死、狂的没边儿。”
李陀吐槽道:“我和他开过一次会,一个很高规格的学术会,这小子在会上胡说一通,几乎不把其他与会者看在眼里,说完以后当场就退会了,哎呦,真事儿,骗你我是你孙子。
你是不知道,那鼻子两孔朝天的,可是牛逼坏了,我反正是好久没见过这么‘骄傲’的年轻人了。”
“行了,我知道了。”江弦挂断电话,把事情快速的在脑子里过了一遍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