灼见,绝对是认真思考过、发自内心的。
他是站在文学的角度,做出了这样的分析。
原本气氛有些萧瑟的研讨会,经过江弦这么一番发言,终于暖和了一些。
虽然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对《平凡的世界》进行了全盘否定,只有江弦一个人站出来给了《平凡的世界》正面肯定。
但他一个人的影响力就比得上这一屋子的评论家了!
当然了,虽然江弦提出了不同的声音,但大部分评论家对《平凡的世界》仍旧保持着否定的态度,不会因为江弦一番话就轻易改变。
因此,在研讨会的后半程,出现了一个相当怪异的场景:
江弦一个人舌战群评论家。
在座的基本是评论界最顶尖的那一撮了。
而江弦的战斗力,令人咂舌。
几乎是每一条对《平凡的世界》的批评,他都能一针见血的对其进行反驳。
当然了,作为后世来人,江弦肯定知道《平凡的世界》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,成为了中国文学不朽之作。
但能说这一屋子的专家们目光短浅吗?
倒也不能。
能进入这个殿堂,对作品说三道四的,那绝非等闲之辈。
而且评论家与作家毕竟是两个职业,评论家是理性的,作家是感性的。
评论家会将作品放在更大的格局里反复比较,会对跳出旧有窠臼的作品另眼相待,会对艺术创新大加赞赏。
但会对在现有艺术框架下做得更好的作品嗤之以鼻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