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情况不论是当下还是后世都存在。
只不过现在的这些评论家们太直率了。
口无遮拦,臧否由心。
不像后世似得,只赞扬不批评,整的文学研讨会和大家一块儿包饺砸似得,你好我好大家都好。
这才导致今天的研讨会出现了眼下的这种情形。
而且个人是不可能超越时代的。
现在思想刚解放,文学的价值在于启蒙。
而在后世,文学启蒙的任务也过去了,价值标准也不同了,作家有机会平等地讲故事了。读者有心情心平气和地感受人物的命运了。
因此,很多当年批评过《平凡的世界》的评论家都说过,再给他们一次机会,恐怕还是犯同样的错误,认为这是一本庸碌之作,不可能更改。
“我最后再讲一句吧。”
就在双方观点碰撞越发激烈之时,江弦忽然总结性的开口道:
“眼下我们所见到的《平凡的世界》,还只是全书的第一部,没有充分展开,更谈不到有什么巨大高潮的出现。”
“因此,现在就为这部作品盖棺定论,我看还为时尚早。”
听到他的话,不少人认可的点头。
他们大多数人之所以持保留态度,也有江弦说的这一部分原因。
“我们不妨等到这部小说的第二部、第三部全都创作结束以后。”
江弦道:
“等到这部作品发行的一年、三年、五年、十年以后。”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8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