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他利用墨子芯片的知识,向百姓们传授了基础的养鱼理论:
鱼种选择:优先选择当地适应性强、生长速度快的鱼种,例如鲤鱼、鲫鱼等。
饲料投喂:指导百姓收集农作物秸秆、腐烂的菜叶、昆虫幼虫等,甚至利用化粪池处理过的沼液(富含氮磷钾等营养物质,可促进浮游生物生长,间接喂鱼)作为饲料。
水质管理:定期清理鱼塘,保持水质清洁,防止疾病。
混养模式:指导百姓尝试多种鱼类混养,利用不同鱼类对食物链的利用差异,提高单位水体的产量。
“沼液还能养鱼?!”当周明提出将沼液倒入鱼塘时,百姓们再次被震惊了。他们以前只知道沼液能肥田,没想到还能喂鱼!这周公子简直是“变废为宝”的专家!
“公子,这沼液倒入鱼塘,鱼儿会不会有怪味?”有百姓担忧地问道。
周明解释道:“沼液需经过化粪池发酵处理,且不可过量。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水中浮游生物生长,浮游生物再被鱼儿摄食,形成完整的生态链。所以,鱼儿并不会有怪味,反而因食物充足而更加肥美!”
在周明的指导下,辽东的百姓们开始在田地旁开挖鱼塘,引水入内。工匠学徒班的弟子们负责提供技术支持,指导百姓修建标准化鱼塘。不到半年的时间,一个个鱼塘便如同珍珠般点缀在辽东的乡野间。
当第一批养殖的鱼儿捕捞上岸时,村民们沸腾了。那些养在鱼塘里的鱼,不仅个头更大,肉质也更加肥厚。
“我的天爷!这鱼比野生的还大上好几圈!”
“俺老汉活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