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其对审美和色彩的敏感,帮助周明设计了布料的图案和染色方案。她从辽东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中汲取灵感,设计出了一些别具一格的布料花纹,使得辽东产出的布匹,不仅实用,更兼具美观。
“公子,这丝线若能染成这般天青色,再配以雪花纹路,定能大受欢迎!”蔡琰指着一幅她设计的图样,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她的温柔和才华,让枯燥的纺织品焕发出了艺术的魅力。
周明看着两位各有风采的女性,心中甚是欣慰。张宁的独立与干练,蔡琰的温柔与才华,都在辽东的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。她们不再是乱世中身不由己的弱女子,而是能够独当一面,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。这正是周明所期望的“反套路剧情”——让女性在乱世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纺织作坊的建立和发展,不仅仅是民生工程,更是周明经济与权谋的重要布局。
满足内需:辽东百姓告别了衣不蔽体的困境,有了充足的保暖衣物。
对外贸易:富余的布料可以作为重要的贸易商品,换取辽东所需的战略物资和金钱。这比单纯依靠粮食贸易,更能多样化辽东的经济结构。
吸引人口:优越的衣食住行条件,让辽东成为流民心中的“圣地”,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渴望安稳生活的百姓。
军事保障:充足的布料可以为军队提供统一、保暖的军服,提升士气和战斗力。
当其他诸侯还在为军服破烂、士卒衣不蔽体而烦恼时,辽东的将士们已经穿上了统一、保暖、且质量上乘的军服,这无疑会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士气和归属感。
公孙康和田楷这些周边势力,或许还在为各自的地盘争斗不休,却丝毫未察觉到,辽东正在悄无声息地积蓄着足以颠覆整个天下的力量。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