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无太多人往来。风雪稍歇,铅灰的天空下,巨石默然矗立。使团最前方华贵的马车上,车帘轻启,一位身着锦裘、气质儒雅、面容极其英俊的文士徐步而下。他并未急于动作,只是拢袖立于伞下,对着这四个字打量起来。
而不过片刻后,此人便望而喟叹:“曾几何时,朱氏以反贼之姿起于草莽,白马驿屠戮唐臣,沉尸黄河,为天下士人所不齿。我通文馆因此广纳文名,隐为士林翘楚。岂料今日,秦王仅凭此一石、四字,竟引得天下士人倾心,人心向背,竟至于斯……”
寒风卷过空旷的广场,随侍众人皆屏息垂首,不敢应声。唯有其身侧一位身材高大、面白无须的中年人,同样拢袖肃立,眉宇间掠过一丝凝重,却也只是默然。
“我听人言,汴梁城中其实还有一块“自强石”,上书“自强不息”四字?”半晌无言后,此人复又转首问道。
“不瞒薛侯,是有这么一块巨石。”旁边一位显然是常驻汴京的晋国官员连忙趋前一步,躬身答道,“秦王重设国子监大学后,紧邻天策府又辟出一片区域,设立‘讲武堂’。此堂专为秦王卫队所设,其成员皆从定霸都、归德军中遴选出的年轻锐士。此两部根基多在河北,其中不乏河北将门、豪强子弟,甚至草原各部头人的子侄也多有混迹其间,因此武风极盛。秦王及其麾下亲信时常亲临授课,讲授兵法韬略。如今,梁境尚武之风日炽,举国上下,有志男儿千里奔赴,冀望能得秦王亲自点拨者,络绎不绝。”
“文武并重,双峰并峙……”这儒雅文士一时仰首望天,任由几点雪飘落眉梢,言语间带着难以掩饰的感慨。“半载之前,秦王于梁室根基尚浅,朝野皆以为其难以持久。谁曾想,短短时日,竟能铸就此等无懈可击之势?朱温篡唐不过五载,如今观之,这萧氏代梁,怕也只在眼前了。”
那常驻官员闻言,脸色微变,头垂得更低,噤若寒蝉,再不敢接话。
而这文士却似浑然不觉,遥望着天策府与讲武堂的方向,继续道:“而今这汴京格局,秦王宫巍然居中,左倚国子监,笼尽天下文心;右靠讲武堂,汇聚四方武魄;前方天策府,俨然已是这梁朝、乃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