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整合了河北、河南、关中、岐地、蜀中千万生民命脉的军政中枢。秦王不过半载摄政,竟已将如此广袤疆域之军事、民生、经济、人才尽握掌中。之前太原城中竟还有人妄议,欲趁其根基未稳,联南合击?岂非痴人说梦,自蹈死地!”
“秦王毕竟……乃中原人望所在。”那面白无须的高大中年人见话题已触及太原党争的敏感处,且身处敌国都城,不得不皱着眉上前一步,声音低沉地劝诫道,“薛侯明鉴,此地终是汴京。纵使四下无人,然我等身负晋王重托,出使在外,一言一行,还须……慎之又慎。”
那气质儒雅而面容英俊的文士,也就是李存礼了,闻言便轻嗯了一声,神色未变,似乎还想提议深入这寂静的学府一探究竟。恰在此时,一名留守驿馆的官员踏着厚厚的积雪,气喘吁吁地奔来,行至近前,却是躬身急报:“禀薛侯!秦王……秦王殿下已得空暇,即刻召见使团!”
国子监大学可任人出入,但仅仅两街之隔的天策府,却是截然不同的天地。肃杀之气,扑面而来。
李存礼一行人重新登车,碾过积雪未消的街道,驶向那戒备森严的枢机重地。甫至府门前,便被全副武装的甲士拦住。冰冷的命令下,无论身份高低,使团成员皆需逐一接受搜身查验,刀刃、铁器,甚至稍显尖锐之物,皆在严查之列。
正当这尤为严格的检视还在进行,府门内忽有一人快步而出。来者身着绛紫官袍,正是梁朝户部尚书、兼领天策府军咨祭酒要职的张文蔚。他并未理会尚在接受盘查的普通随员,目光如炬,先是静静等待搜查流程结束,随即上前,依礼与为首的李存礼等人见礼,姿态不平不淡。
然而,当他的视线扫过李存礼身后那位面白无须、身材异常高大的中年随员时,神色却是骤然一变。方才的矜持瞬间被一种不可言说的激动取代。他竟绕过李存礼,径直来到那人面前,深深一揖。
“万万不曾想,此番来使,竟有张军使随行。此真意外之喜!军使……可还识得老夫张文蔚?”
此言一出,原本肃立在旁的晋国使团成员,包括几位高级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