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行封赏,成为风光无两的第一豪门,其余文武百官极为眼红。
\n
既不能改元立储,司马淮便借着安抚臣心的名义,也封赏了其余百官,重新调整了一番朝中官员架构。
\n
当然,他只能在不损害九品官人法的前提下,对现有官僚体系微调,悄然在关键部位放上自己的心腹。
\n
首先,就是惨失皇太弟之位的司马淮。作为首要安抚对象,司马淮赐他镇远将军的头衔,都督青、徐、充三州兵权。
\n
三州看上去很多,实则青州、徐州位于北方,乃是匈奴实际操控的地盘,司马玖挂个名罢了,重点仅在充州一州。
\n
司马淮暗戳戳栽培司马玖,培养军事筹备力量,用以将来对抗王家。
\n
另外,司马玖还是“都督中外诸军事”,即号令皇城的禁卫军,充当保护皇帝的最近最后的一道防线,皇帝手下最强的军事力量之一。
\n
司马淮将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了司马玖。
\n
其次,司隶校尉孙寿晋关西侯,出任丹阳尹一职,掌管整个建康城的行政大权。
\n
这个职位原本是郎灵寂的,郎灵寂升为中书监后便空了下来,司马淮便见缝插针给了自己人。
\n
皇帝看重孙寿为人正直以及敢于弹劾琅琊王氏的高贵品质,引为近臣,随时咨询,相当于随身携带的智囊。
\n
接着,司马淮又晋河东裴家裴锈为尚书令,掌政令执行大权,其权力堪与中书省分庭抗礼,品阶名义上还在郎灵寂的中书监之上。
\n
不过裴锈态度比较模糊,不愿挤在中枢和郎灵寂相争,主动请辞,只挑了个在翰林院掌管典籍的秘书丞闲职。
\n
河东裴氏和琅琊王氏的关系比较暧昧,处于灰色地带。河东裴氏与琅琊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