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“老朽的确有一问题,女子未来能科考麽?”李老先生慢慢地问,他的嗓音像封了几十年的酒,醇厚、低沉,似乎自带一股让人放下戒备心的能力。
\n
“我不知道。”竹清说,“以后的事,谁说的准呢?”也许陛下会花费十几二十年才能让女子科考当官,也许就在几年后,谁也不知道
\n
“但是我只知道一点,顺应大势。何况,她们多学一些,对自己、对亲族,亦是有益的。”竹清说。
\n
陈学恒等人没有父母亲人,可是偏偏竹清说了“亲族”,李老先生笑了笑,看向隋老先生,“看看她,多聪明。你明白我们想作甚麽?”
\n
“从两位跟我来大阳县开始,就猜到了。”竹清一请,他们两个与白先生就答应了跟她到这儿来,除了与她交好,另外一个原因,那就是他们也在估量要不要让家中小娘子上学。
\n
“我们亲眼所见这一切,看见了陈学恒她们的优秀,看见了隐藏在书籍底下变革的暗线。”隋老先生说,他起身走了几步,“底层百姓的变化,上层的变化,都在前进。”
\n
“老朽与隋老先生商议过,打算挑出家中坚毅的小娘子来读书,不过怕碧桐书院安排不了那麽多学子。”李老先生觉得竹清的话很有道理,“哪怕不为了家族荣光,为了她们自己,多读书也是有用的。”不是《女则》《女训》《女德》这样会给人带上枷锁的书籍,而是涉及到民生百态、日月山海、政事改革这类书。
\n
“难怪两位先生的家族都延续了一百多年。”竹清笑说,就这份审时度势,家族就败不了。他们让晚辈来读书,间接站队陛下,也教陛下看见,他们两家有多识相。
\n
“其实——”竹清停了停,隋老先生掀开眼皮子,冷淡地说道:“甚麽。”
\n
“我当初以为,两位先生会反对我的做法。”有看得清楚的人,自然就有一味维护旧时规矩的人,她担心过,还好李老先生与隋老先生都不是眼盲心瞎之人。
\n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