岭北这地方,在百姓眼里是蛮荒之地,苦寒之所。咱们得改改这印象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愈发坚定:“通政使司不是管着天下奏章、民间舆情吗?让他们动起来——把建设岭北写成故事,编成活本,让说书先生在茶楼里讲,让戏班子在戏台上演。就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壮举,是历代中原王朝都没做到的大事,去岭北拓荒的是英雄,去经商的是豪杰。”
“还要引用一些历史名人,比如投笔从戎的班超,靠着三十六人纵横西域,让西域五十余国归附汉朝,那句‘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’的豪气,就得让百姓知道;还有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,借吐蕃之兵横扫中天竺,凭一人之力扬我华夏声威,这等胆识最该大书特书。”
“再往前数,张骞出使西域,被困匈奴十余年仍持节不失,终开丝绸之路,让中原的丝绸茶叶远播异域;傅介子孤身刺楼兰,仅凭一把匕首震慑西域诸国,让蛮夷不敢轻视大汉;陈汤矫诏发兵,斩郅支单于于康居,那句‘明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’,至今听来仍让人热血沸腾。”
“还有唐朝的郭元振,在西域经营十余年,恩威并施让突厥、吐蕃不敢妄动;明朝开国的冯胜,西征河西走廊,将嘉峪关纳入版图,为丝绸之路筑牢屏障。这些与外邦蛮夷打交道的英雄豪杰,有的凭智谋,有的靠勇力,有的以忠诚,共同点都是敢走出中原,敢与异域交锋,敢为家国拓土开疆。”
“把他们的故事编进话本,写进告示,让说书先生讲得唾沫横飞,让学童们背得滚瓜烂熟。告诉百姓,去岭北拓荒不是去受苦,是像班超一样建功立业;去草原经商不是去冒险,是像张骞一样打通商路。让他们觉得,能踏上岭北的土地,能与草原部落打交道,本身就是一种荣耀,是在续写这些英雄的故事——当年英雄们做到的,今日的大明子民一样能做到,甚至能做得更好。”
老朱的眼睛亮了:“你是想让天下人觉得,去岭北是荣耀?”
“正是!”朱高炽点头,“人活一张脸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